学霸为什么凤毛麟角
现在的孩子智商都差不多,按理说相同的学习条件下,考试成绩应该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实际生活中考试成绩却有天壤之别呢?
这里最大的区别就是家长不同,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家长在对待孩子学习上的态度和自身的行为的不同,经过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后,进入高中孩子就会发生很大的区别,大家别想着进高中后老师能帮你家孩子有多大的改善,基本上前面九年就已经定死了,我说的是第一梯队的学生(能考上清北复交的),这部分学生高中不会轻易掉队,后面的学生也不会轻易地进入。
首先,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简单说一下,不展开讲,否则篇幅太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认真听讲,会做课堂笔记,每天列学习计划并记录完成情况,每周错题笔记整理,上培优课程(尤其是数学物理尽可能地往前学),适当刷题,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吃苦,能静下心来主动学习。以上所列习惯缺一不可,具体如何做到每个学霸的方法都不同,但最后大家都是大同小异,差别不大。这一块孩子都做到了,基本上在学校肯定是前几名,但是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完全做到,所以学霸之所以是学霸,差距就体现在以上几点。
其次,家长这块才是重点,因为你的孩子能不能养成以上的好习惯,80%取决于家长。家长才是决定孩子能不能成为学霸的主要原因。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需要家长每时每刻在后面督促养成,你家长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毅力能不能吃苦就决定了你孩子能否成为学霸。
小学初中学习成绩好不能说明什么,到高中还能排在年级前几名才是真学霸。在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之前,做家长的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包括具体怎么列计划,怎么做笔记,怎么做错题本,选什么刷题材料这些家长要开好头,然后每天都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来督促孩子做到,学习时家长别玩手机,别看电脑,多看看书,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这是要一直坚持到孩子初中毕业的。试想一下,如果你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当然,据我所知,知道如何做的家长其实很多,但是大多数家长无法坚持下来,能坚持下来的家长凤毛麟角,所以学霸也是凤毛解角。很多人只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而且吃肉的时候少,挨打的时候多;学霸也是一样,每次考试排名时看见学霸考得好,平时学霸是怎么学习的可能大部分人也不是太清楚。除了智商超高的天才外,其他的学霸都是常年勤学苦练才成就的。勤学苦练也分主动的和被动的,被动的就不说了,家长在身边压着还行,一旦脱离去上大学了,没人管了八成是要废;主动的又分成高效的和低效的,高效的后劲足,高中大学都是佼佼者,低效的最多也就到初中,上了高中就变平庸,很难再到第一梯队。
要想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自制力和执行力。自制力就是自我约束的能力,能管住自己就是在别人玩的时候你在学习,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你在学习,不要和他们一样,因为和你一样优秀的孩子都比你还要努力,你怎么敢随便放松自己,具体怎么学就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这里不讲执行力就是自己列了计划,强迫自己完成计划的能力,从小计划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久而久之,积跬步而行千里,最后从成功不断进入另外一个成功。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