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学习习惯前面已经讲过很多了,但学习方法却基本上没怎么涉及,这容易给大家一个错觉,觉得初中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成绩就能稳在学霸阶层了。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如果没有学习方法在后面支撑,即使成绩在学霸阶层,那也是会很吃力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要着重讲一下初中的学习方法。说起学习方法,很多人就会想到刷题、想到记背的东西,其实这都没错,不过在说学习方法之前,我们要先从整个初中的学习特点来分析一下,经过整体地分析,相信大家应该会对初中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初中知识从宽度和深度都加大了。首先从学习科目上来说,从小学的语数英三门课,变成了语数英理化生史地政九门课。单单从数量上来说,就增加了2倍,从内容上来说,有人做过统计说八年级一个学期的上课内容就和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内容相当。

内容增加了这么多,那如果还是像小学那样每天死记硬背抄写做题的步骤来做的话,那是肯定无法快速完成作业的,每天都会在疲于奔命中消磨掉曾经的优越感。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预习复习整理错题呢?

所以,上初中首先要解决掉的是做题速度问题。七年级刚开始,老师可能还会稍微照顾一下大家,考虑到大家才从小学上来,需要时间适应一下,给两个礼拜的时间,布置作业稍微手下留情,大家努努力还是可以按时完成但是一旦老师觉得大家都进入状态后,作业量就会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如果大家还是按照小学里的做题习惯,磨磨蹭蹭,写会儿玩会儿,那也就只能完成课内作业,就到睡觉时间了,其他啥也干不了。

做题速度分两块,一块是书写速度,这块可以提高,但是非常有限,因为不可能让孩子把字写得太潦草。另一块就是提高答题速度,这块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提高的,大部分的学霸的答题速度都是很快的。

在解决掉了做题速度后,另外一个就是最大化地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做作业或学习或刷题。实际上,大部分学霸就是在保证充足的睡眠条件下,把能利用到的时间都充分利用到了,这样就比那些把这种不起眼的碎片时间浪费的学生每天要多至少2个小时,这2个小时时间可以多做很多事,一个月或一年累积下来差距就会变得非常大。

现在我们通过上述两种方法解决掉了初中内容变多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初中的各学科的内容都变难了。难在哪里?一个是新接触的概念变多了,这是从0到1的变化,从无到有。另一个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知识还是原来的知识,只不过加上了一些新学的概念,糅合在一起后需要重新学习消化。

再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维方式变化了,随着孩子大脑的发育,理解能力变强,很多学习内容的思维方式就不能用小学的形象思维来理解了(主要指理科)。很多概念和运算方法都已经不能直观的从生活中看到,只能凭空去想象去理解,也可以称为抽象思维。能用这种思维方式是大脑发育上了一个台阶的具体表现,当然这种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提高的,所以为了解决各学科变难的问题,我们的方法就是要把小学的形象思维方式转变为更高阶的抽象思维方式,让自己能更快地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这只是解决了学的问题,那还有很多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该如何解决呢?那对于初中的文科来说,这一块都是新加的课程,小学基本上没怎么接触过。那这块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呢?

其实对于小学成绩比较好的学霸来说,这类文科的学科还是比较好解决的,依然可以通过死记硬背为主的方法来实现,但又不是完全死记硬背,因为内容毕竟还是有那么多,谁能一下子记得住那么多的内容呢?

这里有一个方法就是切割法,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化整为零,很多人通常认为文科就是考前拼命背,临阵枪不快也光,这样虽然能过关,但却难得到高分。应该以天为单位,把每天上过课的文科内容在当天课内认真听晚上就复习背下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大量的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分成很多小内容,那每次背诵的内容就会少很多,记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考前就可以少花很多时间来背,把时间留给其他更需要的科目上面。

那对于理科类的需要记背的内容该怎么办呢?显然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那需要用到的方法就是理解记忆。啥是理解记忆?就是把要记的内容想明白了,搞懂了,你就记住了,而且会记得非常牢,不容易遗忘。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是从整个初中的学习来分析如何通过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成绩。

1、解决内容变多的问题的方法:提高做题速度(书写速度、答题速度)充分利用时间(正常时间,碎片化时间)

2、解决内容变难的问题的方法:改变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变为抽象思维)

3、解决记忆背诵的问题的方法:文科类(死记硬背、切割法)、理科类(理解记忆)

以上是大类的解决办法,具体到每一科都还有更细的学习方法,以后有机会慢慢分科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