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育变成投资而不是消费
在现在这个社会,教育和医疗是大的支出,教育成本很高,包括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是不投入不行,投少了也不行。咱们国家虽然和欧美国家的精英教育模式不同,但是在顶尖人才的培养上,大家都差不多。
在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欧美的精英教育模式,欧美的大部分公立学校,基本上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去的地方,大家在里面开开心心地玩到高中毕业,知识类的东西掌握得不多,甚至很多人到高中毕业时20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清,但也不否认,其他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还是学到了不少,所以当个普通工人,服务类人员还是可以胜任的,这类人解决温饱问题是没问题的但想跻身上层阶级,实现阶级跨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精英们的孩子去的都是私人或贵族学校,每个学期的几万美元的学费就把其他阶层的孩子给挡在了外面,在这些学校的孩子每天的学习都安排得满满的,可以说跟咱们国家的重点小学初中高中是一样的,甚至更多,比如除了学习知识外,还有各种烧钱的运动,比如马术,高尔夫,开飞机等等。在他们眼里,精英将来是要统治国家的,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普通老百姓只需要识个字就行了,能干活就行,懂得太多就很难管,所以让大家沉迷于玩乐,麻痹愚民政策。所以想从普通老百姓跨越到精英阶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被锁死了。
咱们国家虽然最后也是精英阶层可以混得很好,但是想成为精英阶层,通过努力学习却是可以实现的,并没有被锁死。咱们和欧美相反,咱们的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好,私立民办的就相对要差一些,但所有的学校对9年制义务教育贯彻地还是很好的(相对欧美来说),第一道分水岭主要体现在中考上,现在中考大概是一半上高中,一半上职高技校,其中重点高中大概占高中不到10%。这里体现公平的地方就来了,只要你的孩子学习好,就能进到那 10%中间去,高中三年不掉队,大概率可以上一个重点大学,
第二道分水岭就是高考了,重点高中高考重点大学目前的录取率大概能有 50%左右,普通高中就很低了,能有5%就不错了,其中能考上 985、211这样的学校,重点高中也不会超过15%(平均水平)。所有这些都基本上是通过高考成绩来录取的,对所有孩子来说还算公平,不管你是老板公务员小职员,只要你的孩子够优秀,将来都可以上一个好大学,毕业了进入一家好单位,好公司,变成社会精英,实现阶级跨越。
为了将来让你的孩子过得更好,有什么理由不在教育上投入更多呢?愿意投资教育,你已经成功了一半,知道怎么投资,才能让你真正成功。
我现在发现我们这有的家长真的是很短视,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是很舍得投入,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那些在教育上加大投入的孩子来比,差距会越来越大。上小学期间,别的孩子参加课外培训,他觉得费钱,在学校好好跟着老师学就行了,差距也不大,小升初也都进了同一所学校,所不同的是一个进了重点班,一个进了普通班。进了重点班的家长继续加大投入,参加更好的培训班,找更厉害的老师,经过三年的培训,孩子一直在年级处于第一梯队,另外那个前两年没有上补习班,成绩一直在中游,到了九年级终于跟不上,掉下来了,这时家长着急了,终于想着给孩子找个补习班了,到处打听比较,最后选了一家价格最低的培训机构,只可惜他不知道,越是厉害的老师和机构收费就会越贵,而且还会很难进入,所以最后结果可想而知,一个进了重点高中,一个进了普通高中,最后两个人的人生会天差地别。
免责声明:本站除原创内容外,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