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这个叫法是从国外引进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来的教育理念。

他的原话是: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激发孩子的兴趣,培植孩子的积极心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各种知识。

从他的原话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的还是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学习掌握各种知识。但到了国内,人们断章取义,只推崇快乐,忽视教育,虽然也叫快乐教育,但和教育基本上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了。

现在国内推崇的快乐教育,应该是取自于国外底层阶层的平民教育。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两种教育模式共存的方式:对于特权阶层和富豪阶层,他们的子女大部分都是接受的精英教育;对于中产及以下的阶层,则采用的是平民教育。

精英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模式呢?和国内的重点学校重点班有点类似,在知识的教授上差别不大,但在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花费巨大,有点和国内现在兴起的顶级私校差不多。

在国外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能力和国内的顶级学霸差不多学习的难度和深度也相差不大,但人家孩子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也是非常深厚的,各种乐器、绘画就不说了,国内虽然也有,但到了高中基本上也都停下来了。人家还有马术、击剑、冲浪、高尔夫等等各种高雅运动。除此之外,人家还有很多传承了几百年的贵族家族,掌管着富可敌国的家族财富,

他们接受的精英教育,不仅是为了继承家族事业财富,更重要的是要担当将来治国理政的重大责任,这个咱们就比不了了。

还是说回平民教育吧。国外的平民教育说得难听点就是愚民教育,统治阶级并不希望广大普通老百姓都学识丰富,啥都懂,而是希望他们具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老老实实干活混口饭吃就行了。知道得太多就想法太多,想法多了分配不均就容易出乱子。

所以国外的大部分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基本上就是让大家玩,然后培养大家一些独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除此之外,知识上的教育非常宽松,基本上你只要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完全错误的也一样给你过,让你轻松毕业。

想上名校大学,除了成绩要特别好外,还要学校推荐,过了这关后,还要操心每年好几万美元的学费,普通老百姓家里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去做打工族吧。阶层就是这么被固化下来。

如果你相信了快乐教育,小学初中放任不管,那可以肯定的是高中与你肯定是无缘了,将来稍微好一点的工作就一张文凭就能把你剔除在外。有时候我会为我的有些同学感到不值,在国内都是精英阶层,拿着高住着豪宅,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了,非要出国,全家移民。结果移过去了又啥都不是,你在国内再牛,出去了人家不认,结果也没啥好工作。所以千万别相信什么快乐教育,要么就是你蠢,如果基因不行,那也没办法;要么就是你懒,不愿意在孩子身上花时间精力金钱,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