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家长退班级群的消息,感觉现在的家长也确实是太不容易了。要养家糊口,工作占据了大半的时间,每天能见到孩子一面都是奢侈,就更别提在家陪孩子学习了。

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也是很可怜的。在最需要家长陪伴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因为生活所迫,没人陪伴督促。公众号和微博同名:学霸爸爸长不大。仅靠学校的那点教育,靠自己自觉学习,肯定是不够的,就算孩子很聪明,也比不过那些每天家长陪伴,科学地规划,合理地计划鸡出来的牛娃。

小学阶段差别看不出来,牛娃和普娃也许总分也差不了几分,但到了初中,很快就会见分晓,那些学习习惯好的牛娃就会逐渐拉开和普娃的距离,分数的差距可以轻松拉开几十分上百分。

处在顶级学霸位置(排名前1%)的牛娃甚至都能甩开一般学霸(排名前 10%)至少20分。这种情况到了高中更加明显,顶级学霸随随便便都能甩考 985 的 50分。

中考分流还是比较科学的,你在初中还不能把孩子鸡成学霸,那到了高中也很大概率做不到。

所以一个原生家庭的条件基本上从小学开始就决定了你将来要走的路。9年后差别越来越大,以湖北省为例,一半的人上不了高中,普高上大学的几率虽然高,但要想上 985、211 估计前1%的人有希望,省重点虽然能差不多百分百上一本,但想上 211 也大概只有 50%,大概 15%的人能上 985,不到 1%的人能上清北。

让很多人产生错觉的是感觉 985、211很容易考上,这是由于幸存者偏差,去掉了一半的没上高中的,再去掉80%的普高学生,剩下的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重点高中的各项高考数据。这就让大家眼里只看到有50%的人能考上 985、211,在达莱尔.哈夫写的《统计陷阱》里面就有专门的描述,如果孩子没考上 985、211 就觉得孩子没努力。

其实很多孩子也非常努力,只是前面还有更多更加优秀的孩子你无法超越,脑瓜子聪明,学习习惯好,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各种顶尖的课外资源家长除了要提供优秀的基因,还有长达12年的各种付出,借鉴顶级学霸前辈们的优秀经验,再加上孩子自己的刻苦努力,成长过程中还不能出现失误如此高的门槛,才有可能造就出顶级学霸牛娃。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所有条件你都具备,唯独缺少时间陪伴,造成孩子将来与大学无缘,这种损失你能承受得起吗?孩子能承受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