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后复习这个话题,其实很多孩子不是很重视,因为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刚学过的知识,马上又来看一遍觉得非常多余,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课后复习到底有没有用呢?案是肯定的,当然有用,而且非常有用,只不过可能有些孩子没有用对方法,走马观花随便翻,觉得没啥用。

一般情况下,在理解能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1、我们有可能在学习期间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比中间阶段记住的内容更多。

2、我们有可能更容易回忆起那些通过重复或有韵律的事物。

3、我们有可能更容易回忆起那些突出或独特的事物。

要想把记忆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需要找到记忆与理解最协同的平衡点。时间太短,大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领会内容的节奏和组织,时间太长记忆量会出现持续下降。所以在保证了一定时间(平衡点)的学习后,要有一个短暂的休息,让记忆能长时间的保持在高位。

然后,我们的记忆在学习结束后会有一个小幅的上升,然后就是出现陡然的下降。在1个小时之后的 24 小时之内,至少有80%的细节会被遗忘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这样急剧的下降,就必须要通过适当的复习来避免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复习的主要原因。因为当天的课上完,你没有及时复习,到了第二天,很多细节你可能都忘了,你只会记得你学过这个知识,但具体是什么内容,你可能已经记不清了。换句话说,昨天你基本上白学了,浪费了时间,还没记住,到时要么是这个知识点你没记住没掌握,要么是你还得花同样的时间再学一遍。

复习是对学习、思维和记忆等各方面的累积效应。如果不复习,每次接触新的学习内容时,你对旧知识的回忆会处于一个低谷,应该自动产生的关联也没有产生。这样,你对新知识的理解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那理解的效率和速度也必然会降低。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会让你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总是不能记住新的知识,这会极大的打击你学习的兴趣。

只要你一学新东西,你就会忘记,长此下去,就会害怕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学习就会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没信心。所以说,复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巩固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还能把新知识和之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让你的知识体系更充实。这样你学起新知识来就会更加容易掌握和吸收,就像滚雪球一样,你的知识越丰富,你吸收新知识就越容易,会极大的增强你的自信心。

所以我们经常说你每复习一遍,你的理解就会加深,感觉就会不同,所以为什么学霸一般的知识都至少要学习或复习四五遍,就是这个原因。其实古人早就得出了这个结论:温故而知新。多么有哲理的一句话啊,我们学得越多,我们记得就越多;我们记得越多,我们学得就越多。